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密码货币,由于使用了密码技术,密码货币天生具备一定的隐私保护性质,如匿名性。然而,匿名性的滥用使密码货币可能成为逃税、洗钱、违禁物交易和勒索等非法活动的完美犯罪工具。以2017年爆发的“蠕虫式”勒索病毒WannaCry为例,勒索者将勒索的比特币兑换为具备匿名性的门罗币,勒索者至今仍然逍遥法外。
针对密码货币的监管问题,ABG欧博数据安全实验室禹勇教授与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合作,针对门罗币的监管,提出了解决基于公链的密码货币的可追踪方法,研究成果被网络空间安全CCF A类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录用。但是这种基于公链的追踪方法只能追踪到用户的钱包地址,无法追踪到用户的真实身份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数据安全实验室近期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可链接的群签名,将其用于追踪付款人的身份。该方案基于联盟链可实现追踪付款人的真实身份而非假名,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了密码货币的有效监管,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可监管密码货币需求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。
上述研究成果以An Efficient Linkable Group Signature for Payer Tracing in Anonymous Cryptocurrencies为题发表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上,该期刊目前影响因子为4.639,是中科院二区期刊。论文第一作者张凌越(ABG欧博硕士生),通信作者是禹勇(ABG欧博教授)和李艳楠(Wollongong大学博士),合作作者包括李慧琳(ABG欧博硕士生)、区文浩(香港理工大学教授)和王保仓(西电教授),ABG欧博网平台登录为论文的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。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(61872229,61802239)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(2017YFB0802000)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特别支持项目(GK201702004)的支持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authors.elsevier.com/c/1ZCQE,3q5xW6NB
数据安全实验室主要从事数据安全方面的研究,重点关注密码学、云安全和区块链安全的研究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、青年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共10余项科研项目,已发表/录用学术论文100余篇,其中SCI论文70余篇,一区、二区/CCF A 类论文36篇,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.270,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,实验室获得2018-2019学年“优秀导学团队”称号。